ART 

 NEWS 







海洋会变化出各种形态,并且会为人类宇航员制造幻觉。
艺术家柳迪及其工作室IC-U(InterCreative-United)
以作家莱姆的科幻作品为灵感创作的动画短片《重生》(REBORN) 将带领你进入深邃而神秘的海洋星球,
寻找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恐惧。


“在大洋无涯的黑暗和空旷的天空之间,
紫红色幽暗的云朵、强烈的如钢花四溅、宛若流星的火光与喷发着的刺目耀眼的绿色争奇斗艳,色彩迷人;
两颗彼此交相辉映的太阳光盘,
两颗剧烈燃烧的火团划破大洋的天空,
一个如水银四泻,
一个则是遍洒绯红;
天穹正中的小小云朵则尽显风流光彩,
百色交映,万紫千红,
各种光色与浓稠的泡沫逐浪而戏,
随波推展,彩虹流转,
真是不可思议。”

——  斯坦尼斯拉夫·莱姆
(Stanislaw Lem),
《索拉里斯星》(陈春文译)




科幻的“大洋”




艺术家柳迪的工作室IC-U(InterCreative-United)与设计师刘书聿的配饰品牌cough in vain合作,
根据波兰科幻作家莱姆笔下的外星“大洋”创作了动画《REBORN》。



动画伊始,几个蚕茧般的悬浮物衬着深邃的宇宙背景于镜头前缓慢飘移着。
随着镜头的转动,观者发现这些“蚕茧”实际上细微如灰尘,
一个名为 Fame One 的虚拟角色女孩双眸紧闭,画面细腻到连她肌肤上的毛孔都清晰可见。




女孩儿猛然间睁开眼睛,她的棕色双眸透过屏幕直勾勾地看着你。随着镜头的逐渐后退,
你慢慢发现她实际上整个人都浸泡在水中。
水波摇晃,镜头越拉越远,女孩儿如沉入水底的纸片玩偶,水底都是巨型的人形雕塑。


“对于贯穿动画的海洋来说,我在概念设计阶段想到的是莱姆的《索拉里斯星》(Solaris),
那本小说里虚构了一个外星海洋。在小说的设定里,
那片海洋是有生命的,甚至那个星球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


海洋会变化出各种形态
并且会给人类宇航员制造幻觉
而幻觉
都是关于他们内心深处的
欲望或恐惧



而在这个动画里,海洋就是关于欲望的投射,所以我借用了那部小说的设定,
让海洋产生出一些被束缚住的巨型雕塑,这些东西本身也是关于欲望与束缚的一个映射。”
柳迪自述。



回到海平面上,女孩儿一身素衣直立于礁石之上,素月分辉,明河共影,伴随着空灵的背景音,
整个画面颇有“尽挹西江,细斟北斗”的张力。
Fame One 身后硕大的人形雕塑从水中缓缓升入空中,又瞬间炸裂成无数碎片,如陨石般像观者飞来——
一阵黑暗过后,画面重回动画开始的原点,茧状纤维物体继续在无边的黑暗中漂浮着。


这个围绕大洋与CG角色所呈现的动画,哪怕不提《索拉里斯星》,其本身从视觉上便给人以强烈的科幻感。
艺术家柳迪显然尤为擅长拿“比例”做文章,动画中的万事万物都时大时小:
从茧状物到 Fame One 再到巨型雕塑再到大洋,
这一环套一环的视觉变幻让观者随着镜头移动和画面流动不断“矫正”着自己的认知,
你以为大的,实际上很渺小,看起来极其微小的,
也能够在比例尺的帮助下成为观者视觉的全部世界。




自由的比例尺



在当代艺术界,这种比例尺间自由调换的大师级人物无疑是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
他以制作抽象的人形雕塑著称,其作品遍布世界各地。
上世纪90年代,他在英格兰工业城镇 (Gateshead) 竖起了高达20米、
宽达54米的巨型铸铁人形雕塑《北方天使》(Angel of the North)。
这个雕塑至今仍伫立在伯特利山 (Birtley Hill) 上,撑着他长长的双臂,
永恒地以拥抱的姿势面对来者。




他还将100件真人比例雕塑零星安置在英国克罗斯比海滩(Crosby Beach)上,
这些雕塑日复一日面对着海洋,葛姆雷给这件作品取名《另一个地方》(Another Place)。
山坡、海滩、田野、穹顶下、屋檐上、广场中……
一切你想得到与想不到的地方都存在着葛姆雷的“人”,它们有的仅是巴掌大的俑,
有的则如《北方天使》一样硕大无朋,它们的存在“扭曲”了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认知观念。





柳迪在过往的作品中也一贯挑战以地球人尺度为中心的城市与自然景观。
他创作于2009至2010年的“动物规则”(Animal Regulation)系列作品结合了实地数码摄影与3D技术,
巨型的犀牛、熊猫、猴子、鹿等动物出现在城市生活的空间当中,
像许多科幻电影中的“怪兽”那样穿行在乐高玩具大小的楼宇之间,这一系列作品并不让人觉得滑稽,反而充满了悲伤感。






人与天和宇宙



2013年起,柳迪将对动物的探索转移到人类身上,如果说前者是柳迪让动物以人的视角看世界,
那么他之后的作品则愈发“宏大”,探索人与天地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作品《自我的重量》(The Weight of Oneself)中,
极高精度的图像与超现实的比例赋予了作品极大的张力,
层层树林的顶端是一个人类男性的巨大背影,据艺术家介绍,
这件作品来自波兰作家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Witold Gombrowicz)的一个荒诞想法:

正如葛姆雷在接受阿兰·耶托布(Alan Yentob)的纪录片系列《想象》(Imagine)所说的,
我们处在一个空间中,要改变它的维度只需要捏个泥巴小人儿:“’比例’(scale)决定了一切。






动画《REBORN》展现的便是柳迪对于这个话题愈发举重若轻的处理。
这部作品既有张孝祥词中的表里俱澄澈的意境,也映射了莱姆《索拉里斯星》里的有趣观点:
“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的无奈,虫子信赖“虫子主义”,细菌信赖“细菌主义”,这都无可厚非,各有各的无奈。



但用虫子的眼光找细菌,或用细菌的眼光找虫子,就会衍生一系列能不能、该不该的问题。
而评判能不能、该不该的还是人。这实际上都是人的世界的延伸,
不管是人的生存世界,还是人的价值世界。我们被自己的世界紧紧地禁锢着。



本文转载 NOWNESS现在公众号《一起坠入内心深处的海洋星球 》